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非關位置

你所謂的旅行是什麼?
周圍的外國友人說:「放下工作、家庭,離開自己所熟悉的環境至少半年以上,勉強叫旅行.....。」
而他的價值也不見得是真價值 ..... 。

是活的太忙,還是價值觀束縛,跑不出去? 又或者是進不來 ?
說沒時間,時間一直在過,說沒錢,也一直在花,說跑不動,如果不是體力就是你的心 .... 。

需要旅行的原因可能只是,另一種認識自己的方法。
你一直在旅行,就像你是剛出生一樣。


三少四壯集旅行
2009-09-01
中國時報 【王健壯】
 他不回故鄉,也不曾去過異國。他最後幾年的生活中其實祇剩下兩樣東西:他的孫子與他病痛的身體;但這兩樣東西卻也成了他的牽絆,讓他有藉口從不遠行。

 二十多年前拍攝已有點變色的照片:三月的草山上仍有些涼意,早開的櫻花樹下荷花池畔,六十五歲的爺爺看著穿得像小狗熊一樣的四歲孫子,嘟著嘴神情專注地向天空吹著肥皂泡泡,一旁是我,樹下坐看祖孫天倫樂。


 這是我與父親唯一一張共同出遊的照片,也是他北上與我同住十數年來,我們父子倆唯一一次結伴同遊風景區。

 到台北讀書前十八年,我的生活地圖小得可憐,邊界最北到台南,最南到鵝鑾鼻的燈塔。台南是高中畢業後與幾個死黨結伴同行,鵝鑾鼻是我讀小學時父親帶全家人首度到外縣市的風景區郊遊,之前我們家偶爾出遊的範圍不是澄清湖(我們那時叫大貝湖),就是離家不遠的蓮池潭,而且前後不記得去過多少次,好像南部風景區祇此兩處別無分號似的。

 鵝鑾鼻之行之所以印象深刻,除了因為它是我幼時離家最遠的一次長征外,更因為回程時車輪打滑,全家人差點就集體墜落山谷;家裡人偶爾回憶起這段經歷,每個人都難忘停在路邊買的那幾個碩大西瓜,在車子險些翻覆過程中,被晃跌得稀巴爛的那個畫面;好像這也是我們家唯一的郊遊共同記憶。


 用現在的流行語言來形容,我父親其實是個典型的「宅父」。除了出差受訓,他的生活範圍通常都在方圓百多公尺的村子裡面打轉;哪天如果他帶羊羹回家,代表他剛去了趟花蓮;帶花生酥進門,代表他去了趟金門,除此他很少離家。

 他退休後來台北與我同住,對他是個大轉折。他一生離家三次,第一次他十八歲,為了打日本人;第二次他三十四歲,為了逃共產黨;第三次他六十歲,為了跟兒子同住。有了孫子後,他的生活更是跟著那個逐年成長的小生命而改變,台北成為他另一個家鄉,從此他沒再離家出走過,直到他人生最後一次遠行。


 我有時候很納悶:從他十八歲到三十四歲那十六年間,他那雙腳從江邊的安徽老家,關山奪路走到多山的貴州異鄉,然後再從異鄉越省過縣走回老家,跋涉何祇數十萬里,閱盡多少山川風土人情,但他來到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島嶼後,卻幾乎足不出市,更從來足不出島,難道他一生該走的路的配額,早在那幾年的戰爭歲月中就已經走夠走完了?

 兩岸開放探親後,我一度構想陪同父親回去他出生成長的那個江河交匯的小鎮,讓他尋回他失落了多年的記憶,也讓我能在那樣的過程中,重新認識另一個隱藏的陌生的父親,就像劉大任《晚風習習》中結伴同行回鄉尋根的那對父子一樣。但父親對這趟構想中的旅程毫無興趣,甚至冷漠得讓我怯於再次開口詢問。


 他不回故鄉,也不曾去過異國。他最後幾年的生活中其實祇剩下兩樣東西:他的孫子與他病痛的身體;孫子讓他不能當「宅爺爺」,住家附近的每一條巷弄小店公園,都有他們爺孫倆的足跡;病痛讓他必須定期到離家稍遠的醫院去看病拿藥,一個小時左右的公車路程,也讓他對居住的城市不至於全然陌生;但這兩樣東西卻也成了他的牽絆,讓他有藉口從不遠行。

 但我曾說服他遠行異國嗎?不曾;也不曾體貼地安排好行程再硬拉著他跟我到任何一個島嶼以外的地區旅行;那麼多的不曾都不是因為他的不願,而是因為我的疏懶所造成,以至於我的旅行回憶中,雖然有形形色色的人在內,卻唯獨找不到我父親以及我們父子倆的留影。


文章轉貼連結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301+112009090100090,00.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