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特別不特別?


俗異國風的東西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常常是處於「特別」的狀態,而這種特別狀態裡面包含的大多數是貶多於褒的尷尬,因為觀念能接受的在一般普遍算起來還是少數, 能真的設身使用的又更是少數的少數。

相處的人周圍如果其中有一個是常常穿著民俗異國風服飾,那麼她的朋友通常都會容易把她定義為非普通人那一掛。

開店幾年自己旅行去找東西的經歷是「地球是圓的,在前的也是在後,在後的也是在前。」

端看你從什麼方向去,當然是要貨比三家,尤其是在觀光區,但如果有時間壓力時就不需要太勉強,價格能接受價值觀也認為合理心裡又喜歡,那麼就帶它回家吧,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來,下一次或接下來的行程會不會再遇到,沒有把握那麼就不用多想了,以免離開以後後悔。如果真的"不幸"買到比別人貴的價錢,也不需要太鑽牛角尖,因為世界很奇妙,你在這邊省到的在別處就會花出去,你在這邊賠到的在別地方也會賺回來,且如果你夠愛那樣東西,而不是為了"愛殺價"的 "起摸雞 ",那也不需要太計較一時的 "交換"。

即使自己常常在看東西,也不能保證每次遇見的東西都相同,每件東西又會是什麼來頭和故事而賦予東西更多價值,沒有可以十分確定的,況且這些常都是手工類藝術品,沒有機器的統一和大量,每件都具有獨特性的特色,儘管遇見類似款式的也不會"一模一樣",民俗異國風東西的價值觀 跟其他普遍的商品事件也沒有太大差別,所有東西事件的價值觀在每個人心裡有不一樣的天秤和標準,喜歡它就會提高價值觀,愛它就會提高評價,反之則不然,同樣的東西在不一樣人身上,一個可能是天仙,一個確可能是瘋子。
當客人劈頭問我「哪個最特別?」時,我 : 「妳認為特別的那個就是特別的 !」,
她:「不行,要妳(指我)認為特別的那個,是哪個??」

看了這麼多也用了那麼久,我看這些民俗異國風服飾就好比我們和家庭的關係一樣,常常在一起遇見和相處,但也是一個獨一無二沒有人會有一模一樣的家庭,特別又普通,這樣 !

"有見識"的客人硬要我挑出我認為特別的衣飾,選了幾個其他客人評價為「特別」的給她參考,她說:「這不特別 ! 這我以前有看過....穿過....」

無言乾笑又再拿別的,「這不特別 ! 都沒有特別一點的嘛?」 做生意的只好好言以對「所以還是要你看特別才重要才值得啊,請慢慢看找一下也許會有對您味的特別衣物發光吸引妳。」 一下子她拿了一件兼具普通又特別的裙子說:「這很特別 !」

哈哈,那恭喜妳,也恭喜我。
有飾外出 20080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