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銀飾伴侶 ~ 琥珀


飾伴侶~琥珀
就命理、星象... 等所言,每個人都有所屬的飾品和幸運色或幸運寶石, 每個人所鐘情的寶石也大不同,不論信或不信,不管是天生吸引還是後天培養,這裡簡單介紹一些在銀飾上常見的半寶石伴侶,信的人可以參考,不信的也可以趣味看看。

有些資料(藍字)網路上找來,不盡繁備,有興趣的人可以花時間再進一步上網瀏覽或尋找相關書籍了解,也歡迎來分享。


【琥珀的誕生】
千百年來,琥珀以其獨特的內涵和繽紛多彩、幻化萬千的面貌,普遍贏得人類的垂青,並賦與它匠心獨運的藝術美學,征服了無數挑剔的收藏家。

琥珀誕生於四千萬至六千萬年前,屬於地質學上所稱的始新世紀 (Eocene),是珍貴的松樹脂在歷經地球岩層的高壓、高熱擠壓作用之後,產生質變的化石。琥珀屬於非結晶質的有機物半寶石,玲瓏輕巧,觸感溫潤細緻,斑駁的紋理隱隱訴說著千萬年前那ㄧ場驚心動魄的蛻變歷程。

大部分的琥珀是透明的,顏色種類多而富有變化,以黃色最普遍,也有紅色、紫色和極為罕見的藍色。

琥珀自古就被視為珍貴的寶物,因為琥珀來自松樹脂,而松樹在中國又象徵長壽。

此外,中國人喜歡將琥珀雕成魚的造型,期望能帶來長壽富貴。

有的琥珀不必點火燃燒,只需稍加撫摸,即可釋出迷人的松香氣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廣泛做成宗教器物。自古中國人就喜愛松香味,視琥珀和龍涎香 (Ambergris)為珍貴的香料,唐﹝西京雜記﹞記載,漢成帝后趙飛燕就是枕琥珀枕頭以攝取芳香。

琥珀除了可以加工成飾物或是念珠之外,慧眼獨具的中國人更把琥珀選為ㄧ昧藥材!

本草綱目記載:「…安五臟定魂魄,消瘀血療蠱毒,破結痂,生血生肌,安胎…」說的就是琥珀的療效。

【琥珀的故鄉】
琥珀最出名的礦源分佈於瑞典、丹麥、德國、波蘭和蘇聯各國的海岸,通稱為波羅的海琥珀。這個地帶的琥珀,掩埋在地表以下一百至三百英呎間的地層中,該地層稱為藍泥 (Blue Earth)。

當今全球最大的琥珀礦區要屬波蘭的珊蘭登 (Samland)礦區,不過,珊蘭登礦區的琥珀礦經去蕪存菁,也只有百分之十五可加工成琥珀飾物。

除了藍泥的琥珀礦,波羅的海岸邊的琥珀也是聞名遐邇;這類琥珀因為懸浮於海水之中,稱為「海珀」,有別於深埋在地層中的曠珀。海珀通常在距離海岸線五十英哩之內的海中漂浮,最遠可在英國和法國發現它的蹤跡。

【琥珀的化學與物理性質】
琥珀的主要成分是松樹脂 (Resin),由松脂酸和海松脂構成。另外的重要成分是一種琥珀酸 (Succinic Acid),化學式為COOH(CH2)2COOH,有的琥珀也會含有硫化氫及少許的揮發油。

琥珀酸對琥珀的色澤有很大的影響,琥珀酸的含量愈少,琥珀愈是清澈透明。
ㄧ般說來,琥珀酸含量在3%到4%的琥珀是透明的;若含量超過4%,則琥珀會出現雲霧般的半透明狀態,泡沫狀 (Frothy or Foam Like) 琥珀的琥珀酸含量更高,甚至超過8%。波羅的海琥珀的琥珀酸含量大多介於3%到8%之間。
 
主要成分─松樹脂 (Resin) ----------松 脂 酸 (Aibetic Acid)

---------海 松 脂 (d-Pimaric)
 
典型的琥珀化學成分為為碳:70%、氫:10.5%、氧:10.5%。隨著產地的不同,成份也會略有不同,最特殊的是羅馬尼亞琥珀,含有硫化物的成分;緬甸琥珀則含有方解石 (Calcite)或黃鐵礦 (Pyrite)。這些特殊成份往往使得琥珀顏色出現奧妙的變化。

■ 琥珀酸 (Succinic Acid) 含量對琥珀外觀的影響
琥珀酸含量
波羅的海琥珀外觀
4%以下
透明
4%~8%
雲霧般的半透明
8%以上
泡沫狀

【琥珀的比重】
琥珀的比重介於1.05至1.1之間,若大於水。不同類的琥珀,比重也會稍有差異,一般說來,「透明琥珀」的比重較大,「不透明琥珀」(例如骨珀,Bone Amber)的比重較小,帶蟲的琥珀比重更小。坊間的書曾有帶蟲琥珀比重較大的說法,這是錯誤的觀念。

以鹽水鑑定琥珀的真偽,就是應用了琥珀比重的性質。
鹽水的比例是一茶匙鹽溶於八盎司的水,或是鹽和水以一比四的比例調配。大多數的琥珀能浮於鹽水,常見的琥珀仿製材料,如貝克來 (Bakelite,或稱電木)和塑膠,仿冒的琥珀比重介於1.25和1.55之間,沉於鹽水。然而,因為仿製技術的進步,部分熱塑膠的仿製琥珀也會浮於鹽水,所以鹽水不是鑑定琥珀的萬靈丹,可以肯定的是假琥珀會沉於鹽水之中,但是能夠浮在鹽水之上的,倒未必就是真的琥珀。

【琥珀的顏色】
■ 琥珀的顏色及主要產地
顏色
產地
透明金黃
波羅的海、泰國
紅色
波羅的海、羅馬尼亞、多明尼加、西西里島、緬甸
黑色
波羅的海、緬甸、多明尼加
綠色
波羅的海、羅馬尼亞、多明尼加
藍色
波羅的海、多明尼加
白色
波羅的海

【影響琥珀色彩的原因】
影響琥珀色彩的原因很多,成份、年代、地質和溫度都是重要的因素,整體而言,可歸納為以下幾項:
1、當琥珀受熱,顏色會加深。
2、出土較久的琥珀,往往會因氧化而加深其顏色。
3、含有木屑 (Wood Ash) 的琥珀,顏色多半比較深,譬如「花琥珀」。
4、黃鐵礦 (Iron Pyrites)會形成深色系列的琥珀 (Dark Amber),例如羅馬尼亞琥珀。
5、腐植土的分解,含有大量的硫磺酸,也會加深琥珀顏色。
6、火山附近的琥珀,受到土壤中的硫化物成份影響,帶有螢光性質。例如西西里島靠近埃特納火山 (Mount Etna)的琥珀,即含有螢光的特性,最具有代表性。
7、琥珀酸的含量愈少,琥珀顏色愈顯澄澈透明。
8、石灰的碳酸成分形成了藍色的琥珀。
 
● 影響琥珀顏色變化的因素:成份、年代、地質和溫度都是重點。
木 屑
加深顏色
黃 鐵 礦
加深顏色
腐 植 土
深色系列
硫 化 物
螢光作用
琥 珀 酸
含量多則不透明
石 灰
藍色
氣 泡
含量少較清透


【羅馬尼亞琥珀】
羅馬尼亞出產的琥珀,顏色種類居世界之冠,有深棕色、黃褐色、深綠色、深紅色和黑色等,都屬於深色系列,原因是琥珀礦區含有大量的硫磺沉積物;此外,多數的羅馬尼亞琥珀含有煤礦 (Lignite)和黃鐵礦,也會加深琥珀的顏色。
正因為羅馬尼亞琥珀的顏色變化多端,色澤優美,二十世紀初期,價格高居歐美琥珀市場首位,據萊斯女士所著「Amber, the Golden Gem of the Ages」指出,當時的羅馬尼亞琥珀主要是加工成珠寶首飾,不少的原礦也送往維也納,製成雪茄用的煙管和煙盒。如今這些藝品都漸漸消失於歐美市場,必需到古董店才找得到,因為都屬於一個世紀以前的產物,非常值得收藏。陳夏生女士更指出,部分的羅馬尼亞琥珀內含裂罅,因著光線折射與反射,會產生特殊的珍珠質效果,過去被土耳其人與波斯人用來做煙嘴。


【羅馬尼亞瑿珀】
羅馬尼亞琥珀中以黑琥珀 (Dark Amber)最為珍貴,其顏色近於赤黑,但在燈光照射下則呈現棗紅色澤,也就是國人所稱的瑿珀。瑿珀容易與黑玉 (Jet,或稱煤精) 產生混淆;琥珀是松樹的化石,黑玉則是木材或煤礦的化石,比重約1.30至1.35,大於琥珀,而且在光線照射下並不透明。歐美的珠寶書籍一向把瑿珀與黑玉歸為一類討論。有ㄧ點值得注意,羅馬尼亞並非瑿珀的唯一產地,緬甸也有,至於越南則屬傳聞,筆者無法在出版物中找到佐證。
另有一種獨一無二的羅馬尼亞琥珀,顏色類似瑪瑙,介於棕色和綠色之間,西方稱這種琥珀為「Amber of Piatra」。(註:很難用中文形容Piatra一字)。
羅馬尼亞琥珀因含有硫化物的成分,燃燒時會發出嗆鼻的硫磺味,熔點在攝氏300度至310度之間。羅馬尼亞琥珀的密度是1.048,略低於波羅的海琥珀,硬度則略高於波羅的海琥珀。羅馬尼亞的紅棕色琥珀,在紫外線照射下,會產生藍色螢光,這一點與多明尼加的藍色琥珀相同。兩個產地的琥珀,一為紅棕色,一為藍色,但是在紫外線照射時,都會產生相同的螢光色彩,非常奇特。
■ 瑿珀和黑玉之別
瑿珀
松樹脂化石
黑玉
木頭或煤礦化石

資料來源:滄海玉珠.細說琥珀 淑馨出版社 張宏實著  http://www.tbweb.com.tw/tbdoc/flower/new_page_1.htm

對我來說飾品的吸引力在於喜好,而非價格高低或寶石功能或是寶石產量的多少,所以也不會非要些名牌類的東西,看對眼就好,荷包也能負擔,只能說: 這就是我的寶 !


有飾外出20080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