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電影看人生 ~ 熾烈心靈 The Fever

幾天HBO在播的影片,M型社會下看這部影片,格外尖銳犀利,窮人(弱者)和富人(強者)的差距, 遠至牽扯好幾世代....

「熾烈心靈」 The Fever

凡妮莎瑞格雷芙、安琦莉娜裘麗主演
HBO的自製影片


飾演作家的凡妮莎蕾格烈芙,用許多獨白畫面娓娓道出她的生長環境,擁有富裕的家庭背景,拿不完的禮物,隨叫服侍的佣人、不缺朋友的舒適生活,隨心所欲的自由和家人無微不至的呵護,從小順遂不虞匱乏的成長經歷。

生活無虞卻鬱鬱寡歡的女子,在機緣下到了完全陌生的國度,資本主義社會下慣有的價值標準在那裡完全不適用,不熟悉的世界裡,看見了過去以為美麗糖衣包裝下的,不是可人甜膩的糖果和潔白舒適的床單,工作付出得到的不是以為理所當然的價值報償,而是被剝削壓榨的善良可憐窮人。

一場重病中,必須面對發自內心的種種衝突。
往日舒適生活的渴望、暴力的影像、對冷漠的控訴,以及為權威正當性的自我矛盾掙扎辯護 。
人生頓悟的核心問題在於:哪一種道德標準,才是人生在世應該恪守的方向?

以「富」與「窮」來檢看「惡」與「善」的道德生命標準,影片背景裡講的似波西尼亞和南斯拉夫國家的現況,存在與不存在間,在那現實國界之隔,也在富人與窮人之間。

她獨白自問自答,富人(強者)與窮人(弱者)間的差別 ?
自己如果失去過往舒適滿足的生活,怎麼樣還能安穩入眠?

而現擁有的這些又是多少窮人受迫付出的代價? 為何偏是該我享受?
為什麼施捨的時候不給那可憐女人全部? 該用怎麼樣的道德尺來丈量 ?

這樣的落差世界,不只是一段飛機行程之遠。

她口頭禪總是說著~如果沒有這個,我會活不下去!如果沒有那個,我會活不下去! 她幾次自問著,我也同時揣想著...
真的會活不下去嗎? 不會的,看看那些窮人 !!
腦子裡出現去到印度遇見的窮人,匈牙利路邊討錢的一整家人,一個一個靠近來 ....,而想施捨的人卻因為能力有限,而惱羞成怒。

弱肉強食的世界,富人噁心自大,自私以為天經地義、不聞不問以冷眼看待 ~ 窮人的醜陋悲悽,都是那些人天生該倒楣而事不關己,一再唱著不公平的變調曲


在另一個世界有施捨不完的窮人,在那裡也發現窮人多有善良的眼神,能給的有限,願意給的也有限,即使感到愧疚,也會努力說服自己陷在自我努力應得報酬的溫室裡,自我安慰憐惜。
痛苦自問承認,這般的自私,享有特權,後來甚至麻木不仁,哪裡來?

來自我們的上一代、我們本身,壓榨奪取他人而獲得;自私,因為我們可以接受自己壓迫他人,卻不允許他人反撲。
過去的侵略者成為今日的統治者,也像台灣最早受到傷害的原住民祖先後來被迫遷至深山島嶼一樣,我們現所坐擁的富足,事實上也曾是一片紅色的土地,經過自私、侵略、流血和毀滅、佔有與建設間接染色。

活的好累是因為一直在謊言裡,假裝這世界就是應該如此運行下去,假裝那些侵略擄殺犧牲不存在,假裝那些都過去了不需要再做什麼。
即便最終她面對無能為力改變的過去現實,拉上窗簾安全狀踡縮在床上,連接著的是回到自己熟悉的房間、看著那些屬於自己原有的價值,禮物、書籍,吃高級餐廳、穿高雅昂貴的手工服飾、絲襪,但她內心確實曉得,一切都不再相同了。

窮者、弱者 除了人之外,不是人的,難以進入人的社會標準的,常常思考著的,也僅僅只是填飽一餐肚子而已。我們除了珍惜還要感恩,不論輪回報應,把握當下,富者(強者)能貢獻付出不以為然,窮者(弱者)有天也會相互效力受益的,那也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