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目的是有,道路卻無,所謂路者,躊躅是也

每日行事的依據是什麼 ? 起床、 吃飯、上學、上班、上網、跑銀行、又吃飯、 加班、補習、交報告、約會、再吃飯、洗澡、上網、看片、睡覺 ....
習慣、按表操課,也許鬧鐘還沒響就會自動醒來;隨心所欲還是無所適從類無根落葉在水裡載浮載沉任流漂浮 ?

固然船到橋頭自然直,矛盾裡總還是有些被牽就的部份,一板一眼或瀟灑自若,生活方式、習慣到文化都是一種重複動作行為衍生出來的理所當然。

內在和外在搓揉迸裂的火花,可以取暖也可以俱焚,哪一個多一點,都有極大差異後果的可能。
太多的選擇在這個時代已經變成負擔、混淆想和做關鍵的尖刀,一不小心就戳傷自己或傷到其他。

就像開玩笑和取假名搞的是同樣的遊戲,欲想表現一點真意,卻又不敢明白表示,有一點樂在曖昧不明,當成是保護自己隨時狡猾下台的階梯或後門,結束散場可以顧及面子前和面子後的孤獨慌亂與不安。

秘密散佈在不知名的境地,以為安全,想不被發現又怕不見,真相在哪 ?
竄入新世代的潮流裡,以為前進,發現有地心引力的地球是圓的,在前同是在後,分界線在哪 ?

心裡所寄託的那個、主觀一廂情願的那個、差別演化成大師或怪獸的那個,薄弱混沌易斷的,像網路線。

讀 黃寶蓮
冷酷異境的孤獨 《無國境世代》
子民 卡夫卡在寫[地洞]的時候有過一段表述:我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是帶著紙、筆和一盞燈,関在一個閉鎖的地窖中最裏面的一個房間,食物由人送到離我最遠的地窖的第一道門后。


穿著睡衣,經過地窖裏所有的房間去取食物,將是我唯一的散步。 然後,我回到書桌旁,沉思、咀嚼,接著馬上開始寫作。1911年的日記裏,他說:我的名字叫Kafka ,這是希伯來語,它的意思是鳥穴。

卡夫卡創造了迷宮似的[城堡],進去以後無論如何都走不出來的困境與惡夢,那是主人公K的宿命。
卡夫卡的名言:目的是有,道路卻無,所謂路者,躊躅是也! 布拉格那裏的人以[卡夫卡式]比喻生活的悖謬。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裏,塑造了一個十五嵗離家出走的少年,卡夫卡, 一定要離家,即使什麽都不知道,就是非得做一點少年應該做的反叛。 小説探討人存在的處境,一種可能的想像。 二十一世紀,hikimora成了現實中比小説更虛幻的真實。

hikimora是日本傳說中的精靈,居住在地窖裏或隱藏在壁爐後,身驅矮小、皮膚黝黑、眼睛灰綠。二十一世紀,hikimora 是指拒絕與人說話,拒絕和世界溝通,終日閉鎖房內,足不出戶與人世格格不入的孩童,形同冷漠異境的孤獨子民,新世紀孩童的病癥。

根據報導﹕日本社會十個孩童之中有一人是hikimora,記錄裏有小孩四年未曾走出房門一步,更久的是三十年幽居在臥室形同自囚。這些孩子脆弱敏感,無法承受壓力、挫折,學校裏受老師批評,同學間受欺負,追女孩碰釘子,回家被父母責罵,都讓他們無力承受,以致一步步退縮逃避,終成一個遁隱的 hikimora。

歷史、文化因素之外,科技化的現代生活所產生的E世代,從小和電子遊戲機一起成長,他們如此沉溺於電子世界,以致相信網路另一端存在著充滿刺激與挑戰的神奇世界;相對於現實,真實人生顯得如此乏味單調,無法自主還不時得聽命於大人,服從於社會既定的規則。 在虛幻的世界裏,他們做自己的主宰,統治自己的王國,制定自己的法律,設定自己的遊戲規則,他們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世界,而對一切可以不負責任,不怕犯錯,不畏死亡,凡一切不喜歡,不如意,一概可以按鍵delete,瞬間銷聲匿跡。

現實生活中,事情若非瑣碎單調,如早餐吃什麼,要不就過於龐大抽象,比如人生之事業與前途,他們不想走出虛構世界面對真實人生。

現代人生活已經與電腦難分難捨,許多人以打開電腦來打開一天的日子。電腦如此入侵人們的生活到了沒有電腦幾乎無法存活的地步。生意人出差,小說家旅行,銀行家開會…,依然帶著電腦同行,彷彿一個貼身情人,丟掉一個現實愛人可以再找,電腦當機可是世界末日。 一個綠色塑膠版,幾粒棕色老鼠屎固定在細直的線路上,線路刻劃在塑膠版上,紅色黃色塑膠片,交錯聯接起來就是一個電腦線路,上天下地無所不能,可以收發來自世界各地的訊息,千奇百怪的網路世界裏有製造手榴彈的方法、一百種女人的裸體、一千種自殺必死的方法,還有藝術、文學、政治、宗教、美麗新世界和遠方的戰爭與死亡的消息…。

這個網路交織的電子世界,沒有國籍、地域,古今中外無所不包,各種訊息無所不在,有用的、沒用的、邪惡的、暴力的,美麗與誘惑、智慧與罪惡一起流進網路裏,一個無法治無條例的烏托邦,一個由程式與符號駕馭的虛擬世界,按鍵進入,衍然走進迷宮,不小心就讓人走火入魔,人們以為越來越接近幸福,不知不覺卻走進了虛無。

高度科技服務人類的理想已經到了一個可疑的限度,我們都說一個新時代來臨總引起人們的恐慌,但人們很快就適應,轉眼一個時代也就過去。 人們曾說﹕性和電視是生活裏兩件不可抗拒的事,如今網路色情甚至可以取代真實的性。
電腦無心智無性靈,無是無非,善用它的時候,它是一個萬能的master(大師),一旦受它掌控,它就是讓你束手無策的monster(怪獸)。

如果不小心,電子世代產生的 hikimora ,就不只藏身於日本人的地窖與壁爐,他們將出現在世界各個角落,身體因缺乏運動而萎縮,腦袋碩大,中指因按鍵而發達,眼神呆滯無光,怕見外面的陽光世界。
這是科技化現代生活的真理和寓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