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兀兒阿克巴大帝(Akbar)於西元1569年建立,三面城牆長6公里共有7座城門,整座城動員數不清的工匠,融合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基督教等宗教的藝術風格而形成了獨特建築。為慶祝兒子賈汗季(Jehangir)的誕生而精心規劃興建16年完成。
阿克巴的長子原名沙林,以聖人之名來命名,「法第普」,意思是「勝利」,這是「法第普西克里」一名的由來。 (沙林其後為四世王,稱號賈汗季,Jehangir)
選擇這個近沙漠區山脊的位置,來作為建築地有個故事,阿克巴十三歲即登基,一生只愛打仗和女人兩件事,後宮佳麗千六人,正宮有天主教、伊斯蘭教妃嬪,但都沒人為他生下兒子,阿克巴深恐王位將來無人繼承,於是四方請教求子之道。
當時在錫克里居住了一位聖人,叫Shaikh Salim Chishti,阿克巴前往朝聖,聖人預言,阿克巴若娶印度教女子可得三子,故娶了加浦爾的安柏堡國王的姊姊為妻,果真印度教王后連續產下了三個兒子。
得了兒子後,阿克巴大帝也將國都從阿格拉遷都至法第普,原有的阿格拉成為軍事據點,而法第普則是行政和文化中心。只是好景不常該區近沙漠,常有水源不足問題,現實考量法第普克里城短短幾年就被荒廢遺棄。 國都再次遷移。
參觀陵寢在印度是家常便飯,似乎過往的名人聖人總是對後代子孫有種祝福魔力,法第普西克里城裡有聖人沙林的陵墓,而法第普西克里城也因為沙林誕生而建生,因此據說想生育的女人,來這裡拜拜他,就能誕生男嬰,因為我沒試無法評斷,不過來參拜的人不少,希望是有用囉。
參觀陵寢在印度是家常便飯,似乎過往的名人聖人總是對後代子孫有種祝福魔力,法第普西克里城裡有聖人沙林的陵墓,而法第普西克里城也因為沙林誕生而建生,因此據說想生育的女人,來這裡拜拜他,就能誕生男嬰,因為我沒試無法評斷,不過來參拜的人不少,希望是有用囉。

有飾外出2009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