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命寫書法


今的小孩兒學習的項目和我們小時候大不相同,學珠算、學書法、圍棋、學二胡、學游泳,學一堆以前我們當時沒有能力學、不以為需要專門學或符合他人未來期望的 ... 並且,得另外花錢去學,這也是其中一項現實差別。

聽到朋友的小孩去學書法,動機目的引起我的興趣,小時候的書法課是在學校被規劃的,是回家作業的一部份,書法作業草草寫完交差了事,手肘提高為了怕挨鞭子,寫的慢是因為不知道後面空下來又不能講話要做什麼 ... ,哪懂得什麼書法的神聖璀璨,更不懂得純樸線條背後的生命原動力互應是什麼,也不曉得生活裡的秘密,會這樣就偷偷洩漏了底。

生命進行就像是一種書法課,寫的輕重緩急、點拉廻停都操之在己。
隸書、楷書、行書、篆書、草書 .... 王羲之、顏真卿、曹全碑、柳公權 .... 不管哪種或誰,都需要苦練,臨摹或自行摹寫,學問遠超過表面書法橫豎點勾拉線條。

書法在中華文化裡始終享有特殊的地位,被視為最高的藝術表現,也拿來當作修養心性的指標。

小時候對書法的誤會,像瑜珈常被視為體位式運動體操的一種,不明白其中互動的協調合一,什麼樣的生活態度,會焠鍊出什麼樣的筆劃力道牽引的生命哲學,又再能悟出其中的生活獨特醒覺。

哪裡有書法? 除了學習之外的地方,書法力出於主動的連結,傳統的習慣規則,婚喪喜慶過節,筆硯紙墨流動,都刻劃重要的時刻。
人活著辛苦的地方在於不明究理,沒有目的不知所以然或不知為何行;面對死亡也是同樣道理。
我們坐、我們行、我們聽、我們看、我們聞、我們感覺、我們笑和哭、我們受傷或使人受傷、我們愛或被愛、我們作夢或實行、我們懷抱或推擠、我們顫抖或喘息 、我思我在或我動我活 ,我們這可惡可憐可悲可笑可愛的人..... 都與其他人事物直接間接碰撞連結,感知互應。

電腦時代中文列印正式文字時,不是細明體,至少是標楷體,得離書法像是接近一點,有那麼點人的味道,少一點說不上來的缺憾。便利快速的印刷文字很難擠出點靈魂,來替代一個出於生命的手寫文字,就像書信不同於伊妹兒的感情層次。

筆墨紙硯橫豎點勾上的個性,在線條中描述,透視在性格裡的深層意識,傳達這個書寫者的生命宇宙、七情六慾愛恨情仇、厭惡喜好...。

書寫靈魂的特徵在於自身,像武術也像哲學,像舞蹈也像工程學,柔美圓滑或舒緩流暢、自由豪邁或憤怒無常、猶豫俐落或表述其他,非形式的虛空,像行屍走肉,靈魂浮現在書法曲折衝擊力,像12音波奇妙定律,可瓦解也可能重建,可串連也可破碎,刻意寫也互能相輔相成,是一種生命功夫。

從自己的字看自己,貌由心生魂由字生,像一面鏡子說實話很難偽飾。書法中文字橫豎勾點拉的線條,像影像記錄人的生態軌跡。

提起手來仰起身,拿捏手臂肌肉穩定手指筋絡,靈活腕肌力點跳劃拉,中間弧線牽拉和速度,就像肌肉裡未見的韻律力量群,提筆像劍般謹慎,在書法氣勢裡遮不住的平衡神奇光芒,表現出生命演進的喜怒哀樂、節奏旋律。微妙的書法筆劃,透露出寫者的生命蹤跡,表象的書法,是暫時的,內在的起承轉合,才是生命延綿不絕的奇妙事實。

從無心懵懂的練習過程,到確實書寫生活書法,寫的好或不好,都得一直寫下去,才有修正出入的機會,這也是小時候寫書法想不到的事情,練習再練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