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風款式的涼鞋拖鞋,比起民俗風服飾有更高的被接受比例,也許是踩在腳上沒那麼“高調”,但又還沾上點特殊品味格調。坊間每到夏天,出現許多時裝版的民俗風款式涼鞋脫鞋,取其菁華或說隨便妝點,結合實用或不三不四的都有,看倌自己的價值選了開心都好。
手工感的民俗風涼鞋、拖鞋多是採用天然“ 真材實料”,可以看見印度、尼泊爾、泰國、印尼、土耳其、羅馬、西班牙... 等不同國家的藝術觀點,顏色、線條、設計和實用性的差異也因地文化制宜不同,就像印度手工鞋許多人都有印象,前面尖尖翹翹的,上面有一堆密密麻麻的珠珠繡線,常會有阿拉丁神燈的聯想....。等到節慶假日或婚宴喜事等活動,自然那些美麗隆重的手工鞋就會出來打招呼,讓人驚嘆的色調配合和精巧繡工的設計,連灰姑娘故事裡的玻璃鞋可能也會相顯遜色。
客人問我為甚麼鞋子進的量少,這要歸咎於台灣的氣候和生活環境,現實條件大多不能顯出這些手工鞋的優點,反而多成不上不下尷尬的應付場面“秀鞋”。
印度手工鞋多是駱駝皮製,底通常不厚,在印度乾燥的泥土地或沙地行走,又輕又方便,皮製品因為常穿所以更加柔軟舒適;相對於台灣的潮濕氣候、水泥柏油路,還有只是偶爾穿穿的機率,這些鞋穿起來反而變成不那麼舒服、不放心又容易龜裂的觀賞品或收藏品,就有點可惜了,
加上鞋子有SIZE分別,手工鞋款式和樣式常常不能盡如人意,買鞋還是跟專業賣鞋人有多點選擇,所以只放一點插花般點綴點綴了,至於鞋主人會是誰? 也要看機緣了。
加上鞋子有SIZE分別,手工鞋款式和樣式常常不能盡如人意,買鞋還是跟專業賣鞋人有多點選擇,所以只放一點插花般點綴點綴了,至於鞋主人會是誰? 也要看機緣了。土耳其、西班牙、羅馬... 的涼鞋拖鞋,設計款式簡單大方,多是牛皮製較沉有重量,常穿牛皮質會變軟,而經過潮濕天氣或冬天長時間收藏也需要另外保養,跟人的皮膚一樣,可以拿人不用的乳液塗抹並放置報紙於其中除濕,收放於鞋盒置較乾燥的地方,以免過了一陣子拿出來穿時,厚重牛皮涼鞋拖鞋皮變硬磨腳破皮仇恨它,或是有天因為太耐用而被厭倦丟棄 .........。
鞋子出走之前也是會跟看倌解釋一番,好看和實用的差別,以免客人妄想和現實期望落差太多怪罪於其他,選擇喜歡的款式配合個人現實的不同需要,反正醜話先說,銀貨兩訖各自負責。
有飾外出200906


3 則留言:
tonycat也來逛逛..你是賣服飾的嗎?
你是誰啊??
哈,路人丁...
好吧..我以為又找到一位小學同學?
那..有空來我家逛逛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