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的不同
925銀、素銀 、泰銀、藏銀、假銀 (鍍銀) 的區別
分類
分類
925銀:是指含銀92.5%的銀,在國際標準上被公認為純銀標準。銀的純度需高達92.5%以上才可稱為純銀。
100%的銀過軟,製作時不易成型,不方便做成銀飾,而且也比較容易氧化、變色。
市面幾乎無人採用100%純度的銀來製作飾品。
100%純度的銀非常軟,輕輕擠壓就會變形,造型不易。
因為100%銀不適合製作成飾品,為了增加銀的硬度,在92.5%的銀裡面加入7.5%的合金,故稱為925純銀。而92.5%純銀所製作出來的飾品,不但可以做出各種造款式變化、珠寶鑲嵌,也比較不易變形或磨損。
泰國及義大利設計的銀飾偏多光面性銀,有些做部分霧面處理 ,看起來較清新感。
歐洲目前則有許多銀飾品牌設計風格特別做了氧化處理,使產生歷史風格類似古銀感,也擁有需多愛好者。
1851年,Tiffany公司推出第一套以千分之925銀純度製作的銀器。
此這之後美國商品標準局訂定所謂925純銀標準,即所謂Sterling Silver。
現在925銀已經成為被普遍廣泛使用且觀念上接受的銀製品純度。
素銀:沒有外鍍白金的925銀稱為「素銀」。
泰銀:泰國特產,標準也是925的銀含量。
以硫化處理,製造出“古”“舊”的“老銀”效果。
比起925銀外鍍白金的銀飾,由於大眾基礎不夠廣泛,相對925素銀來講,價格要較低一些。
傳統上的藏銀為30%銀加上70%的銅,但即便是這樣傳統工藝的「藏銀」,現在市場上也已見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銅替代。
各種以假亂真的 假銀 (鍍銀):用其他金屬製造只外鍍一層銀用以欺騙顧客的。
一般在珠寶部門鑒定時,因檢驗時僅針對表層一部分,而外層鍍了一層薄薄的999銀或925銀而容易誤被鑒定為999足銀,或925銀的銀飾。
真的想要追根究底檢驗確認銀飾成份的時候,方法可把銀飾從中間切割一個斷面,檢測中間最裏層的部分。
不過要先有心理準備,檢驗完銀飾幾乎不可能回復原形,跟目前檢驗真假半寶石的情況相當。
對於較容易金屬過敏的體質建議可以選擇925純銀飾品配戴,純銀價格雖然高一點但是耐用耐看價值程度絕對高於其他鍍銀假銀飾品。
每個地區產銀及製作銀的工法依各地風情及需要設計不同,有些工藝品並非925純銀能製作出需要效果,因此需用到不等比例的銀及其他金屬成分製作,每個地區各取所需,亦非等於925純銀就會製作出最好的設計品。
找到合乎自己喜好、風格、體質、及需要也經濟負擔的起的飾品,會讓您開心,就是最好的飾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